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邮箱登陆 English 内网 中国科学院
 
您先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文章
酷毙的人工胡杨林
2012-02-28 | 编辑: | 【

世界上应用于人工林的树种很多,杨柳科杨属的应用大约是最广泛的了。杨树的高大、挺拔,生长迅速,成为许多城市行道树和农村防护林的首选,例如钻天杨、白杨、密叶杨、小叶杨、加拿大杨、银白杨等等。杨树的易种、易活,有性、无性繁殖皆宜,为人工造林省了很多心。但是,同是杨属的一个种,胡杨人工林在很长时期中却从来没有过。

胡杨在干旱区的广泛分布,耐盐、耐旱、寿命又长,优越性超过了同属的许多兄弟,为什么偏偏没有胡杨的人工林呢?

原来,胡杨造林的最大难度在种子这一关。为了适应自然界的洪水季节,胡杨推迟了自己的“临产期”,种子成熟晚至5月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造林季节。那么,放在第二年再播种吧,这又不行。胡杨种子的存活期非常短,只有一个月左右,而且从成熟的10天后萌芽率就急剧下降,放一个月后就一棵苗也不出了。通过反覆的试验,科学家找到了对胡杨种子低温密封保藏的办法,抑制胡杨种子的生命活动。到第二年春天,发芽率还可保持在90%以上。科学家还找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在采集到成熟的种子后,打破常规进行夏季育苗,只要保持育苗床面的湿润,胡杨种子的出苗就没有问题。

解决了种子保藏和出苗的办法,并未能宣告胡杨育苗大功告成。尽管胡杨树耐盐、耐旱,而胡杨幼苗禀性却和它的父母完全相反,既不耐盐又不耐旱。干旱区春末夏初高温很快来临,地表在骄阳烘烤下极度干旱,而胡杨种子极细小,覆土必须极薄,甚至不必覆土,上面撒一点沙即可,在自然界中胡杨种子就是处在这个环境中,洪水一直保持着沙面的湿润。科学家们采取了落水下种法,就是对自然的模仿,撒在水面的种子,随水面向沙表的下渗,沾着在了沙子上。然而,保持沙表的湿润可不能再灌水,再灌水种子又会浮起来,失去生根的条件。这也有办法,在苗床侧挖一条沟,保持水在沟中的一直流动又不漫上床面,而水分向床面的渗透保持了床面的湿润。有人嫌一直用水浪费很大,又担心高温烤坏幼苗,出自好心,在苗床上加上遮盖。结果发现,这样做用水少了,出苗也齐,但出苗后撤去遮盖,小苗却一片片死去了。原来,遮萌给胡杨小苗创造了舒适条件,它高兴得直窜个子,却不肯费力往下扎根,失去保护后,弱小的根系却不能保障幼苗对水分、养分的供应,正如俗话所说:“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是短命的。一开始就不遮盖,使胡杨幼苗明白生存全靠自己,就努力地扎根,地上苗长得虽然慢一点,却十分健壮,根基的稳固为以后的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杨幼苗十分娇气,在需要充分的水分保障同时,又耐不了一点盐,育苗床面常常出现的大片幼苗死亡,就是盐害的结果。干旱地区同时又是一个积盐区,土壤、沙层中都含有一定盐分,遇到水就会溶入水中,并随水的运动而运动,这样水分将盐分带到沙表,伤害了胡杨幼苗。但胡杨幼苗又不能缺少灌溉。怎样达到既供水又避盐的两全其美的效果,科学家们动了很多脑子,最后创造出垅状双肩式床面,即将床面整成如人的上半身:两个肩膀上扛一个脑袋,胡杨种子播在两个“肩膀”上,而利用盐随水升的道理,使盐分聚升到“脑袋”——垅上,不会直接伤害幼苗。

至此,胡杨育苗就大功告成了,育成的幼苗在第二年可长达1米高以上,就可用来造林了。在新疆的吐鲁番、生产兵团的农一师、农二师等许多地方,都造起了胡杨林带。胡杨林带特别适应新疆的环境,在人工种植条件下,又享受更多的优惠,比起荒漠中的兄弟们,它们长得更加健美,胜过其他的杨树林带,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酷毙了!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