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邮箱登陆 English 内网 中国科学院
 
您先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文章
铲屎官日记
2019-02-16 | 编辑: | 【

  2019年新年伊始,冬闲变成了冬忙,我们的一个新任务是搜集野鸟粪便(Collecting bird droppings)。开年第一铲是豆雁的粪便,样本量包括羽毛各样为40个(n=40)。一开始我以为这个工作太难了,哪里去找这么多的粪便,当然不是某一只豆雁的粪便,也不能是灰雁鸿雁斑头雁的粪便,应该是40只不同豆雁个体的粪便,如果有来自北极苔原的豆雁,或者短嘴豆雁,或者中亚豆雁,或者泰加豆雁(Taiga Bean Goose)就再好不过了。对于一些濒危物种,如雪豹、猞猁、老虎等的粪便,要寻找到这么多的个体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搜集冬麦地里的豆雁粪便(Collecting bird droppings),这可是一个细致活儿(马鸣 摄)

新疆南部麦地里的豆雁数以万计,遇上这么多野禽(Geese and Cranes)农民伯伯苦不堪言(马鸣 摄)

  当你遇见40000只豆雁的时候,40个粪坨还算是个事吗!

  过去,我们以为来自北方的豆雁只是路过新疆,遮天蔽日可能出现在秋季的边境无人地区。如塔城地区裕民县,秋后丰收的原野上满是豆雁,它们在收拾庄稼收割后剩下的颗粒。那种壮观的场面,如梦如幻。

粪条有绿色、褐色、黄色、黑褐色等。除了搜集粪便,还需要一些羽毛(Feces and Feathers),当然是不同野禽的羽毛(马鸣 摄)

南疆冬日里的田野,竟然没有下雪,土地干燥,麦苗裸露,大雁铺满地,麦苗所剩无几(马鸣 摄)

  而新年的第一天,数九寒天,竟然有几万只豆雁在新疆南部越冬,它们没有走,零下10几度甚至一20℃几度也毅然留下了。

  驱车几千里去南疆,元月初我们除了充当铲屎官,还要按图索骥寻找豆雁的觅食地、饮水地、午休地和夜栖地,调查栖息地状况。这个“图”是卫星跟踪地图,是豆雁每日的活动轨迹。为什么豆雁不在田野里过夜,因为荒野里有天敌狐狸出没,猎人也在蠢蠢欲动。

采集羽毛样品,还有粪便(马鸣 摄)

  对于豆雁在南疆越冬,当地的农民有苦难言。这些豆雁主要吃庄稼地里剩下的颗粒,如玉米地、稻田等。但对于冬小麦可能危害比较大,“铲屎”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豆雁冬季的食物组成。有些地方的粪便是绿色的,说明吃了不少麦苗。当然,豆雁还充当了“施肥官”的角色,看看遍地的粪便,权衡一下,增加了土壤肥力功莫大焉。

 
  评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