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乌鲁木齐晚报】200多位中外科研人员共同为咸海生态问题把脉

时间:2020-11-25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梁乐)11月24日至25日,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的前提下,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发起举办了咸海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国际研讨会。会议分别在乌鲁木齐、北京和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三地设置分会场,200多名中外科研人员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开展咸海问题的对话与交流,讨论“绿色咸海国际科学倡议”,提出用科学和创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咸海问题的方案。

  据了解,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亚洲第二大内陆咸水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现在咸海水域面积仅剩下1960年的10%,干涸湖底每年会产生4000万到1.5亿吨的盐尘,严重影响着中亚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布局在新疆的一支国家级科研力量,重点围绕荒漠环境与荒漠化防治、绿洲生态与绿洲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育与生物资源利用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干旱区生存环境改善、土地生产力提升和沙区农牧民增收,为干旱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从2010年起,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已开始与周边中亚国家开展关于荒漠化防治的科研合作与交流,特别是针对咸海地区开展了综合科学考察,识别和评估了中亚地区荒漠化风险。通过与当地科研机构合作,在重盐碱地绿化技术、快速繁育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进展。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实验站已建立了一个面积为20亩的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圃,引种盐生植物26种,提出“咸海干涸湖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介绍,此次研讨会将发起一个多方参与的“绿色咸海国际科学倡议”,希望通过凝聚多边力量,建立多国参与的科学研究和绿色创新技术应用合作机制,聚焦咸海生态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