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疆生地所在墨玉县的科技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

时间:2019-07-01

  今年春季以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曾凡江研究员团队依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新疆墨玉县六个典型村科技扶贫关键技术示范和推广”,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藜麦引种种植为核心的林粮间作技术模式。 

  藜麦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特性,适宜和田地区生长。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营养丰富,备受欧美健康饮食行业推崇,当前市场售价普遍较高,极具发展潜力。 

  今年4月中旬起,新疆生地所研究员艾合买提·那尤甫、高级工程师王平、助理研究员热甫开提·沙比提、托合提热介甫·图尔荪等开始在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墩巴克村、阿依玛克村、巴格齐村、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开展藜麦引种种植试验。试验设计了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林粮间作模式的对比试验。目前,试种的藜麦接近成熟,高度达到1.5米以上,籽粒饱满、长势旺盛。课题组在墩巴克村种植的藜麦引种试验地的两个品种已经接近成熟,在阿依玛克村核桃林下种植的试验田藜麦长势旺盛,已有大型商超联系藜麦产品收购事宜。 

  和田地区林果种植面积300万亩,林果业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核桃、红枣等林果种植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亟需引入适合当地的高效种植项目提高农民收入。藜麦引种的成功将为和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新的技术储备和支撑。 

墩巴克村藜麦试验地 

阿依玛克村藜麦试验地

附件下载: